瑶 族 发 源 圣 地 , 江 南 天 然 药 库
电话:19007155166

胡仁奇:药姑山“瑶”望千年等来您

发布日期:2024-04-22 11:33:38 来源:湖北税务网 点击量:107


衣着朴素,身高1.59米,体重48公斤,门牙只剩7颗……第一次见到年近七旬的胡仁齐老人,很难把他与“让石头说话”“让石头唱歌跳舞”“让石头变金疙瘩”的传奇人物划上等号。

图片1.jpg

胡仁奇退休十余年痴心为民

“‘瑶’望千年,只为等你”。退休后他回到老家,自费10多万元执著地为瑶胞找到祖居圣山,帮乡亲走上宽广富路,把省级重点贫困村变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县首个4A级景区。乡亲们看他的眼神,从怀疑变成敬仰。国家税务总局通城县税务局退休干部胡仁奇,在家乡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抒写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忠诚与荣光。

图片2.jpg

内冲瑶族村风景区大门口

誓为乡亲觅富路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仁奇出生的湖北省通城县大坪乡内冲村,与湖南省临湘市羊楼司镇龙窖山村“背靠背”。村里住着300多户1400多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可经济基础太差,少量村民陆续搬到外地谋生。胡仁奇的母亲曾获第四届“全国三八红旗手”,打小就教导他不忘根不忘本,走出村当上财税干部,他总想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儿。

总面积360平方公里的药姑山,被誉为“江南天然药库”,因李氏三姊妹在山上采药成仙的传说和“药圣”李时珍留下“药姑山上百草全,只缺甘草与黄连”的诗句而得名。

2001年9月,中国瑶学会在药姑山背面的龙窖山召开研讨会,出具《意见书》认定龙窖山千家峒是西晋至北宋时期瑶族先民南迁留下的,是全球36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中南大学博导、瑶学专家吴永章说:“瑶族成为单一民族后,龙窖山是有文献记载且经过调查、论证的瑶族历史上最早居住过的最北的地方。”

“药姑山与龙窖山是‘一山两名’,山那边住过瑶族先民,发现了瑶族堆石墓群,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搞得轰轰烈烈,山这边是否与瑶族有关?能不能开发富民?”2009年,胡仁奇由县税务局副局长退居二线,联想小时住的石屋、堂前的石阶、屋后的石井、房顶的石瓦,以及过的石桥河、走的石路板、种的石田地和前些年村里发现的石墓、石庙、石柱,且县里组织了瑶族文化调研,《通城瑶族拍打舞》多次获全国大奖,2007年列入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觉得很可能“有戏”。

2011年,他与都生于内冲村、都想造福桑梓的县审计局胡中祥、县地税局胡品朝,加上内冲村主任胡和保,牵头成立“内冲村瑶族文化筹备组”,带头捐款用业余时间研究古瑶文化。

图片3.jpg

胡仁奇与爱好者研究古瑶文化

研究发现,《岳阳甲志》载有“龙窖山,在巴陵北,山实峻极,有石门之洞,山瑶居之”,《岳阳风士记》亦称“龙窖山在县东南,接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通城县志》记述“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十二性瑶人游天下》称“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青山到处游,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乐业世无忧”等,杜甫的《岁宴行》、刘禹锡的《莫瑶歌》都为药姑山古瑶文化留下佐证,《顺帝本记》《大明一统志》《临湘县志》《咸宁县志》《崇阳县志》都有药姑山古瑶文化记载,丰富的文献资料令胡仁奇等人兴奋不已。

图片4.jpg

胡仁奇在山村调研古瑶文化遗址

古瑶文化筹备组查遍通城县、临湘市和药姑山东西两侧崇阳县、赤壁市大量档案表明,湖北的瑶寨正是内冲村8组大风磅。明朝洪武24年“天下郡县赋役黄册”记载,瑶民“岁贡芽茶16斤”还要纳粮,引发瑶民不满,明廷“严刑重罚”,反抗换来残酷镇压,瑶民抵抗不过,离开生活了药姑山迁往南方六省,在药姑山存续约2000余年,留下来的瑶民也被逐步汉化。

图片5.jpg

胡仁奇参加古瑶文化调研座谈会

古瑶文化筹备组成员信心倍增,自掏腰包走遍周边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寻根古瑶文化,遍访村民和收藏家,胡仁奇用多年积蓄的10多万元,自费收购了大量记载瑶民生活痕迹的文物。

图片6.jpg

古瑶文化陈列馆镇馆之宝祭祀石神台

2011年6月10日内冲村山洪暴发,在药姑山大风磅冲刷出瑶民祭拜奉盘王(盘瓠)的石神台,胡仁奇从历史文献中知道它是瑶民聚会的有力证据,通过政法渠道使之归为公有,成为后来的古瑶文化陈列馆的镇馆之宝。

虽九死其犹未悔

“胡局长有情怀、有担当。”大坪乡党委书记刘海军说,是胡局长汇集了个人、民间、社会、政府多股力量发展古瑶文化,投资从几千块到几十万再到几百万几亿,将贫困村变成文明示范村、全乡首富村,村民由迁往外地谋生,到迫切要求迁回户口,他是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的“大英雄”。

胡仁奇挖掘古瑶文化之路,刚开始充满艰辛坎坷,遇到不小的困难和阻力。爱人和子女认为胡仁奇退休了就该颐养天年、乐享天伦,何必费钱费力做那些虚无缥缈、吃力不讨好的事呢?尽管老家全村大都姓胡且大多数沾亲带故,他的辈分还比较高,仍有几个村民说他心术不正,打着挖掘古瑶文化的幌子招谣撞骗,甚至举报到县纪委,个别领导也劝他莫“造谣生事”,影响家乡和退休干部的名声。

在借助古瑶族文化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旅游品牌过程中,年过花甲的胡仁奇还挨过姨娘的耳光。姨娘本来就反对胡仁奇“创瑶”,修大坪乡到内冲村的路,正好穿过胡仁奇和姨娘家,他把房子拆了,姨娘却生气地扇了他一个耳光说:“你不为亲戚办事就算了,偏偏让路从我家穿过!你拆我的房子试试!”拿出农药要自杀。胡仁奇耐着性子,多次做姨娘的工作,动员亲友轮番劝说,终于做通工作,这条路成了乡村振兴示范路。

“文化传承是文明和种族不灭的薪火,文化的价值是无穷无尽的,只要大家一条心,石头都能变成金!”胡仁奇与村委组织村民座谈,入户走访宣讲古瑶文化,把有见识的村民拉进微信群QQ群,请乡亲为“以文兴村”建言献策,又不断丰富古瑶文化史料和文物证据,并请来武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瑶学专家调研考察出版《药姑山古瑶文化遗存实录》《药姑山瑶族千家峒母性文化遗存》《药姑山神韵》,专家们认为“药姑传奇,奇在石文化;瑶乡发源,源起千家峒”,确认大风磅为千家峒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仁奇的不懈努力感动了乡亲,大家慢慢从“看戏”“入戏”到“唱戏”,大家齐心协力建古瑶文化陈列馆,村民无偿捐赠珍藏的生产生活器具和瑶族手工艺品,老伴拿出积攒多年的6万元养老钱支持他。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挖掘古瑶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推动乡村振兴,胡仁奇的“创瑶”工作大“瑶”大摆、扶“瑶”直上——

2011年,湖北省民宗委认定药姑山为瑶乡发源地,内冲村进入湖北省第二批少数民族村寨保护开发名单;

2012年,国家民宗委批复内冲村更名为“内冲瑶族村”,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瑶族特色保护自然行政村,通城县启动内冲瑶族文化遗址开发;

2013年,药姑山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县民宗局组织瑶族民间文化遗产普查、搜集、整理、出版、归档,建成内冲瑶族文化馆,成立通城县瑶学会,胡仁奇被推选为常务副会长,2021年被提选为会长。

图片7_看图王.jpg

古瑶文化陈列馆部分房屋就是胡仁奇捐出的祖宅

2014年,内冲瑶族村位列“十二五”时期全国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单,通城县获授“湖北省瑶文化之乡”,内冲瑶族文化古迹挖掘座谈会召开,专家学者认定内冲瑶族村为“中华古瑶文化第一村”;

图片8.jpg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在内冲瑶族村设立工作室

2015年,广西恭城县瑶学会会长莫纪德参观内冲史料,认为“内冲瑶族村是北方瑶民最早的祖居地”;

2016年,内冲瑶族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7年,咸宁市被命名为“中国古瑶文化之乡”;

2019年,通城县委县政府立足瑶族文化打造药姑山4A级旅游景区,2022年如愿获评;

内冲瑶族村挖掘古瑶文化振兴乡村的示范效应,激发了毗邻县市的热情和担当:崇阳县着手调查古瑶文化遗迹和故事传说;赤壁市开展古瑶文化遗迹调查摸底,鼓励传承古瑶锣鼓……

修一条从内冲村连接白云寺至大风磅的古瑶特色道路、建一座“瑶族文化陈列馆”、做一个“药姑山旅游网”、编一首古瑶歌曲《到通城来坐坐》、拍一部《瑶家姐妹》微电影、做一本《瑶乡药姑山》宣传册……十几年来,通城县瑶学会规划的“六个一”工程,正逐步变为现实。胡仁奇和同事们连续三年编辑《通城古瑶》《古瑶学会10周年》画册,忠实记录古瑶文化挖掘历史。

一子落而全盘活

 修旧如旧复古仿古,古瑶村峒半山而居,石头留住古瑶符号;座座新房依山傍水,白墙黑瓦现代大气,天空蔚蓝溪水潺潺……伴随胡仁奇回报桑梓的执念和挖掘瑶文化的执著,十余年间内瑶族村沧桑巨变,“楚风瑶韵”成为通城县“金字招牌”,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已变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湖北省旅游名村、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后来居上”的药姑山,已与提前发展近十年的龙窖山“并驾齐驱”。

图片9.jpg

如今的内冲瑶族村景美如画

2018年起,通城县城发隽达文旅投资有限公司陆续投资2.5亿元,建设2.13平方方公里的药姑山古瑶村景区。药姑瑶池、李将军庙、湿地游园、瑶望千年广场、古瑶文化陈列馆、瑶乡古街、萌萌屋、瑶乡药谷等景点拔地而起、破土而出。

众多媒体“看过来”,竞相报道《打捞“遗失的九百年”》、《湖北通城:“东方吉普赛人”——瑶族发源地》、《湖北通城药姑山被认定为瑶族先民早期千家峒》、《湖北咸宁这个村子普普通通多年,如今借助瑶族文化一炮而红》、《在湖北咸宁有一座大山,是瑶胞寻找了千年的“祖地”千家峒》、《药姑神:三百万瑶民的精神家园》……《瑶乡拍打舞》登上央视《故乡》和《舞蹈国际》栏目,内冲瑶族村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吃农家饭、住萌萌屋、赏民俗演艺、登山踏青、吸氧润肺……药姑山古瑶村景区2022年接待拓展团队300余个游客50万人次,门票400余万元,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成为全省唯一县级“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023年国庆中秋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2024年春节前6天接待游客28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150%。

000.jpg

2024年春节药姑山古瑶村景区游人如织

游客纷至沓来,村民增加商机,200多村民投入餐饮、住宿、农家乐、土特产销售、民俗表演行业,在家门口摆“致富摊”吃“山水饭”,年人均从餐饮、住宿业增收上万元。

内冲瑶族村年轻党员胡有志筹资150万元开“瑶媳妇酒店”,年营业额50余万元。六组村民黎文静说:“饭店离我家50米,我在饭店做事每月收入3500元,照顾家人又方便,有时做梦都笑醒。” 

 图片10.jpg

游客开心地在景区参加篝火晚会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村里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10余亩土地建设“瑶医百草园”,种植药姑山名贵中草药,用于科普教育旅游;建设钩藤基地110亩,脱贫户以土地入股,分享基地收益;农户还自主种植黄精550亩。

据内冲瑶族村党支部书记胡金文介绍,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不到9000元,2023年增长到24000元;2009年村集体积累2万多元,2023年增长到40多万元;2023年和2024年春节,村里给每个村民都派发了百元红包。

图片12.jpg

2024年初采访胡仁奇时与部分瑶学会成员和村干部合影

胡仁奇的退休生活充实而有意义。作为通城县南福小区居民推选的党支部书记,他不厌其烦地为老旧小区改造奔走,经年累月拿着扫帚火钳义务打扫公共卫生,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作为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经常提着水桶拿着蘸水大毛笔,到银山群众广场写唐诗宋词、爱国敬业诗句、减税降费标语,还带出不少徒弟。

他时常回魂牵梦绕的内冲瑶族村走走看看,持续关注古瑶文化挖掘和景区建设,与亲朋好友叙叙旧拉拉家常,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偶尔调解邻里小纠纷。面对乡亲们赞许,他表示“只要群众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文  余鸿  姜传武  卢金勇  )


在线客服
联系

电话

19007155166

手机号

15872841918

邮箱

744983445@qq.com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