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 族 发 源 圣 地 , 江 南 天 然 药 库
电话:19007155166
当前位置:首页 > 瑶乡发源 > 古瑶历史

通城古瑶文化概述

发布日期:2023-01-30 19:23:13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 点击量:1400

通城古瑶文化概述

鄢维新  冯金陵

2014年6月13日至15日,省文联专家组一行19人,在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易熙君的带领下,对我县申报的“瑶文化之乡”项目进行了评估验收。_看图王.jpg

这是一方热土,在鄂南的边陲,它的名字叫通城。这里浓缩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代表屈家岭文化的尧家林新石器遗址开始,近五千年的人类居住史,拉开了悠久历史文化的序幕。通城别称银邑,简称隽,位于幕阜山北麓,湘鄂赣三省五县市交界。县境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平坦开阔,恰似一个古称为洞的地理环境,所以,自古通城就有“三溪九港十八洞”之说。

通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置下隽县,因境内有古隽水而得名。宋神宗熙宁5年公元1072年取隽水北入长江,直通武昌城之意命名为通城县。通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又是与湘赣二省周边县市贸易往来的独特的边贸县。

在通城县的西北方向与湖南交界处有一座峻挺的大山,名叫药姑山,属幕阜山余脉。多少年来,这座大山静静地伫立在洞庭湖边鲜为人知。近年来,通城地方文化工作者在清同治5年公元1866年所修《通城县志》上,发现药姑山在明朝以前叫龙窖山,《通城县志》上是这样记述的:临湘东过楚门界、断峰山、白石仑、白云山、药姑山、箭杆山,总名龙窖山。该县志还记述:箬(药)姑山,又名龙窖山。

龙窖山,又名药姑山,属大坪乡。处通城、崇阳、赤壁和湖南临湘之间。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山体呈东西走向,由7尖、10岭、11座山组成。湘鄂两省交界山脊长约30公里,中心南至通城隽水镇25公里,东至崇阳天城镇35公里,北至赤壁市区45公里,西至湖南临湘市区60公里,主峰海拔1261.1米。

历史上的龙窖山为什么后来被“药姑山”所取代了呢?龙窖山是天然药库,明代杰出医药家李时珍多次到龙窖山采集药物标本。清时,龙窖山区开始流传李氏三姐妹炼药为神的故事,遗留有三仙坛药姑升天遗址。通城县府于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重修白云寺,立一界碑,上镌:“药姑山上,白云缠绕;雷公岩下,瀑布飞泻;林木葱郁,古树参天;三仙娘娘,翩翩起舞”之句。

瑶族现有300多万人口,分布在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瑶族的最大支系是盘瑶,因崇拜盘瓠(传说是只五色金毛犬)而得名,人口占全部瑶族的80%以上,他们大都认为“千家峒”是瑶族的发源地。有些国家(如美国)的瑶族回到中国时,一再打听“千家峒”在哪里。

“千家峒”是瑶族人民心目中的圣地,类似于汉族人民心中的桃花源。由于瑶族没有文字记载,加上不断向南迁徙等原因,“千家峒”的确切地理位置一度迷失。为了寻找“千家峒”理想家园,千百多年来瑶族人民发起了各种类型的“千家峒”运动,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梦中的理想王国。

2013年3月11 日至4月20 日,省文化厅和市、县文体局委托省考古研究所和市、县博物馆对药姑山(龙窖山)瑶族遗址从地理环境概况、调查缘由、前期初步调查收获、预期调查成果等四方面形成了《药姑山(龙窖山)瑶族遗址考古调查工作报告》。.jpg

瑶族最早是定居民族,其中在洞庭湖边定居时间最长。因为在药姑山居住时期“不纳贡赋,自耕而食,自织而衣”,所以才有垒石房子的固定住所和垒石耕地,以种植旱作物为主。由十几户、几十户或上百户村落所组成的内部行政组织,叫“洞”,“洞”里设洞长,然后由洞长选举瑶王来领导瑶民开展生产生活活动。

瑶族之所以南迁,其原因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是有关联的。一是中国历史上在西晋未“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和北宋未“靖康之变”,由此而发生了三次“衣冠南渡”,也就是中原士庶避乱南奔,大量豪族大户进入江南,圈占山林和土地,挤占了瑶族生存空间。二是与三次战争有关,一是东晋陶侃剿张昌饥民起义(张昌被杀于通城四庄乡清水塘村);二是南宋岳飞洞庭湖征杨幺;三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长江流域洞庭湖周边的兼并战争。也就是说土地兼并,瑶民自耕自食的生产方式被打破,战乱不绝,瑶民世外桃源式的生活空间被破坏,不得不南迁。

瑶族被迫离开“千家峒”这个理想家园,不断地向南迁徙。从东晋未直到明初,先是大规模的从洞庭湖边南迁,南北朝、唐、宋、元时多梯次,小规模迁徙。元未明初时,最后一批药姑山瑶民,唱着“瑶人出世武昌府”的歌谣,奔波到了广西、湖南、广东三省交界的五岭山区烧畲开荒,不断地从一个山头到另一个山头。明清时瑶族有一部分从岭南迁往东南亚各国边界地带,在越南战争期间又有一小部分瑶族,迁往欧州、美州,由此得到“东方吉普赛人”之称。

瑶族南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繁重的徭役,瑶族历来生存在恶劣的高山地区,“赶牛不过,打马不上”,生存仅够温饱,有原始的共产主义分配方式,所有财产只是自己身上的银饰品,还有“先有瑶,后有朝”之说,瑶族一直把与汉族先王签订过凭照《评皇券谍》作依据,历来“不宾服”,不交税赋。明洪武初年,大量的徭役加在了瑶族人民身上,甚至瑶民植茶,还要“贡交芽茶十六斤”,这对于瑶民来说是沉重的负担。

明洪武十三年,《大明律》颁布全国,律法、徭役更加严格,在此前后,瑶民已十室九空,瑶族留下的空置地区,在朱元璋的“江西填湖广”号召下,赣民大量进入通城地区,留下“瓦子街”或“瓦宵坝”之来源传说。现今可以证实的是:通城现有住民是80%赣民,包括山越人的后裔和20%的原住民,包括瑶民后裔的组成。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湖南瑶学专家邓有志先生,在宋人马子严撰写的《岳阳甲志》中看到:“龙窖山,在巴陵北,山实峻极,上有雷洞,有石门之洞,山徭居之。自耕自食,自织而衣”的记载,接着又在宋人范致明所撰《岳阳风土记》中看到:“龙窖山在县(临湘)东南,接鄂州崇阳县雷家洞、石门洞,山极深远。其间居民渭之鸟乡,语言侏离,以耕畲为业,非市盐茶不入城,邑亦无贡赋,盖山徭人也。”的记载,他坚信瑶族先民祖居地“千家峒”就在洞庭湖东岸。从此拉开了研究瑶族“千家峒”探索的高潮,从而也揭开了“千家峒”神秘面纱。

龙窖山上所居住的“语言侏离”山徭人,在瑶学专家的眼中,就是我们56个民族中的瑶族。瑶族在历史上有多种称呼“山徭”、“峒蛮”、“莫徭”等等,他们自称为由、尤、勉、棉等等,而明、清朝统治阶级则称他们为“贼”、“蛮贼”、“徭贼”、“山贼”等等。史书上竟把他们长期写成“猺”,对他们极尽污蔑之能事,把他们比喻为山中的“野人”。

现在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北美和欧洲也有一部分。有盘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花篮摇、白裤瑶、红头瑶等多达20个支系,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了他们的统称。

瑶族以其历史悠久,迁徙频繁和文化独特而为世人所瞩目。瑶族是一个山居民族,大部分散居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和密林之中,少部分居住石山或半石山地区,或丘陵、河谷地带。瑶族分布的区域较为广阔,东起广东南雄,西至云南勐腊,南达广西防城,北至湖南辰溪的山区,都是瑶族人民长期活动的地带。五岭、十万大山、都阳山、雪峰山、罗霄山、六韶山、哀牢山等山脉横亘其境,山峦起伏,千溪万涧,纵横交错,形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山间小冲积平原,瑶人称之为“洞”或“峒”。大多数的瑶族集散在两广与湖南接壤的五岭南北地区的“峒”里面,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

那么,什么叫瑶族的“千家峒”呢?在瑶民历代相传的故事中,在《盘王大歌》和《千家峒源流记》的歌词中,千家峒是瑶族传说中先民居住过的一个理想家园。据传,约有一千家瑶民居住在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曾在这里过着自由自在、与世无争、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由于种种原因,瑶民被迫南迁,甚至飘洋过海到国外。多个世纪以来,300多万海内外瑶胞不昔千辛万苦,踏遍青山,一直都在寻找梦中的千家峒。

2001年10月8日,龙窖山(药姑山)被中国广西瑶学会暨全国48位瑶学专家一致确认为瑶族早期先民的居住地——千家峒。认定意见书认为:龙窖山(药姑山)千家峒能与瑶族传说中的千家峒相印证,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

瑶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关于瑶族来源问题,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瑶族源于“长沙、武陵蛮”或“五溪蛮”,原居住地在长沙、武陵两郡,即今之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沿岸地区。瑶族先民古称“尤人”,“尤”是其自称,也是今瑶族的自称。现有确切的史料证明,瑶族先民是秦汉时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最北的江夏蛮中亦有一部分。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其先民主要生活在湖南北部、湖北南部即鄂南,通城首当其冲住有瑶族先民;5-6世纪时,向北迁;13-17世纪,他们又大量南迁,先进入湖南安化、新化,被称为“梅山蛮”,后又入广东和广西且为他们的主要居住区。17世纪,部分瑶族人又从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形成了今天的分布。

那么,瑶族为什么离开了龙窖山,什么时候什么原因离开了龙窖山呢?

经过瑶史专家的认真考证,迫使瑶胞离开龙窖山的原因,就是战争和族际冲突。自古以来瑶民“历政不宾服”。在他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流传着“先有瑶、后有朝”的说法,他们拥有汉族先王发给的《评皇券牒》、上面写着“准令王瑶子孙所居青山冲岭、田园荒坡、刀耕火种山源水口田地”,在“山实峻极”的龙窖山中“耕畲为业”、“自耕而食,自织而衣”,“不与华通”,“亦无贡赋”,由刚够栖身的小石屋发展住上吊脚楼,建成规模宏大的青石寨,过上了“宽游过日无愁忆,歌词挂口不成亭”的美好生活。如果没有强大的以致不可抗拒的外力影响,绝不会自愿离开这理想的桃源生活。

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后“普查户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制订《大明律》,“严刑重罚,强化统治”。据《明史》记载,洪武六年“颁定大明律”,洪武22年“更定大明律”,洪武24年公元1391年“天下郡县赋役黄册成”。当时的湖南临湘、湖北通城人均近一石粮。而且,龙窖山瑶民精制的茶叶也被看中,被列为贡品,“岁贡芽茶16斤”。既要纳粮,又要贡茶,这对于从未负担过贡赋的瑶民来说肯定是适应不了的。他们持“评皇券牒”论理,但明朝的政策是“均平赋役”,不会对瑶民实行优惠。瑶民不服,朝廷则“严刑重罚,强化统治”。官逼民反。自洪武5年至洪武31年,载入《明史》的“蛮叛”、“讨蛮”、“平蛮”事件就有33起。最后,“蒋大官人发大兵”,瑶民抵抗不过,被逼迫“姊妹齐会商量好,齐齐退下外当行”,“撑船过海”,寻找新的桃源而去。据此,最后一批瑶胞离开龙窖山的时间应该是明朝洪武年间,很可能是1391年前后。

瑶民还有一首歌谣《十二姓瑶人游天下》,唱道:“瑶人出世武昌府,满目春色四处游,龙头山上耕种好,老少乐业世无忧。”据湖南省瑶史专家考证:歌词中的龙头山就是龙窖山。

查《辞海》载武昌府如下: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为武昌路。治所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辖境相当今湖北洪湖县以东的长江以南,鄂城、咸宁、通城以西地区。明初改为府,辖境扩大至今黄石、阳新、通山、大冶等市、县地。瑶人自唱:“出世武昌府”,这就间接证明瑶族离开龙窖山“千家峒”的时间应为元末明初。

通城地方文化工作者在龙窖山上大风塝一带发现了一个瑶族石神台(案)。石神台(案)长73cm,宽35cm,通高59cm,脚高20cm,平顶中偏后有凹槽,深15cm,疑是立神牌而用。脚底上部有动物脸部雕刻,经专家确证那是两个惟妙惟肖的犬头,这个犬头就是瑶族代表的象征。因为瑶族先民是以犬为图腾的。

这里面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高辛王当朝的时候,皇后娘娘患了耳病,三年后从耳朵里挑出一条蚕子的金虫,耳病随之好了。皇后把这条虫装在瓠离里,用盘子盖着,虫忽然变成一只狗,五色斑烂,毫光闪闪,皇后为龙狗取名叫“盘瓠”。

有一年,房王作乱,高辛王说:“若有人能斩房王的头来进献,愿把公主嫁给他。”一天夜晚,失踪了几天的盘瓠突然衔着房王的头跑了回来。高辛王万分高兴,命人以肉酱犒劳盘瓠。盘瓠只闻了一下便走到屋角里睡下,一睡就是三天。高辛王问盘瓠:“你是不是想娶公主为妻?可是狗不能和人结婚呀。”龙狗顿时口吐人言:“你只要将我放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我就可以变成人。”高辛王照他说的做了。到了第六天,多情的公主怕他饿死,悄悄打开金钟一看,盘瓠全身变成了人,只剩一个狗头和小腿还没来得及变,从此再也变不了了。于是盘瓠和戴着狗头帽的公主在皇宫里结了婚。

婚后,盘瓠携妻跑到很远的南山,住在人迹不到的深山岩洞中,生下三子一女,分别是我国瑶、苗、黎族的祖先。

1866年的清同治通城县志卷5载:宋高宗绍兴初,杨幺倡乱,勾诱衡,宝、永、郴山瑶(猺),恣肆虏掠。迨岳忠武平杨幺,而山瑶残孽窜伏大山密箐通城地界相连之龙窖山,尤为窟穴。理宗宝庆间,瑶种渐蕃,遇歉出掠,遂设千户长驻通,元降为百户,至明缺裁。为了寻找瑶族在通城活动的确切证据,通城地方文化工作者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近期找到了《吴氏宗谱》上的确凿证据,通城吴姓庚陂门廉公房珍藏的《吴氏宗谱》记载了庚陂门通城祖吴六二公和吴六六公为世袭千长,奉南宋皇帝之命,从平江迁通城来治理徭袭。宗谱中记载:按杨幺啸劫湘湖时,诱宝衡永郴徭人为助。迨彪公等从岳飞平么,徭人散窜鄂岳山谷间,既汉人避差徭者,復逃匿其中间出劫掠。有司以吴氏素为徭人慑服,秦世职升(千)长吴六二徙通(为)铃辖。六二卒,因其子庸懦,六六袭宋驭苗徭制千长命官铃辖。汉民战胜瑶民后,勒令瑶民每岁贡:每苗徭丁米二升。该宗谱还载有:至清朝时,龙窑源山粮十六石即古徭丁米是其验矣。即十六石米贡赋是古时征瑶时所遗留,一直未变。

《千家峒歌》里面唱的“三江口”现在是临湘市龙源水库的大坝处,古时候是古微水中的支流,由三条河港交汇,所以叫“三江口”。盛唐时期,千家峒人丁兴旺,他们“爱吃细鱼三江口”,经常到峒外的洞庭湖边活动。唐大历三年,被流寓岳阳的杜甫记录于《岁宴行》一诗:“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诗中所说的“莫徭”就是唐宋时瑶族的始称。

瑶族没有民族文字,靠口头传唱历史的往事,他们在不断的迁徙中迷失了家园。通过世代传唱的《盘王大歌》,瑶民依稀记得“千家峒”才是他们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千家峒”是怎样一个地方?“日头出早照青山,千家峒口雾纷纷。云雾飞散日当照,牯牛犁田早出门”;“人去担禾屋背晒,日落石岭禾回厅”;“日落白石岭背庄,姊妹齐齐过莲塘。莲塘水面白净朵,手捧莲子四行香……”祖祖辈辈受尽官府打压和欺侮的瑶民在歌中唱出了他们心中理想的“世外桃源”。数百年来,分布在各地的瑶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寻找到祖先失落的家园——千家峒。

马援,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族,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为光武帝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孙中山先生在给蔡锷的挽联中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1999年出版的《湖北通史》有这样的记载:武陵蛮精夫(瑶人大首领)名相单程的于建武23年公元47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抗东汉政权的斗争,朝廷派遣武威将军刘尚发兵万余征蛮,刘尚轻敌入险,全军覆灭。武建24年,相单程下攻临沅,东汉政府派遣谒者李嵩、中山太守马成击之,不能克。老将马援请行,率中郎将马武、耿舒等从12郡调集4万余人增援,曾停驻下隽。清同治《通城县志》载:“马援征蛮兵屯下隽洪上等处。”《岳阳市军事志》也有记载:“建武25年公元49年,新息侯马援率4万人征讨‘五溪蛮’,屯军下隽(为屯宿要地),筑巴丘阁(在今岳阳楼一带)”。

《后汉书》亦有:“24年,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将12郡募士及驰刑四万余人征五溪”,“初,军次下隽”。《后汉书》的校注者对下隽的解释是“县名,属长沙国,故城今辰州沅陵县”。这个解释只对了一半,即“县名”、“长沙国”是对的,而“辰州沅陵县”是错误的。下隽县,汉高祖五年置,辖巴陵(含临湘)、通城、崇阳,属长沙国(后为长沙郡),在长江南、洞庭湖东,因隽水得名,历时740年,与洞庭湖西的武陵郡沅陵县相距甚远。马援领4万大军征蛮,若不是途中有战事,是不会停驻下隽,也不会载入史册的。

翻阅《辞海》,下隽治所在今湖北通城西北。通城县城西北30里就是龙窖山麓,到龙窖山脊也只有40里。马援的任务是“征蛮”,他“次下隽”,停驻于龙窖山下,显然是为了派兵进入龙窖山清剿这里的蛮族部落,即千家峒的瑶族先民。

通城县今之马港镇,相传西汉马援将军曾在此驻军,当时河床因山坡塌方,淤塞了大段,山洪爆发,泛滥成灾,马援率领军民疏通此港。人们为了纪念他,后将此段命名为马港至今。据传,古时马港还建有伏波将军庙。

瑶族盘瑶中的个别支系有个“夕九节”, 每到年三十晚,全国城乡在欢度除夕。然而,瑶民的“年三十晚”却在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九日。他们称为“泣九”,意即“夕九”节。每年这天,瑶家的村村寨寨,都杀猪宰羊,添菜置桨;擂响牛皮鼓,穿起民族装,亲朋好友,互访拜年。寨内村外,一派“春节”景象。瑶胞为什么选这一天作为“除夕”呢?相传在很久以前,瑶族同胞也生活在平原地区,他们勤劳开垦,奋勇狩猎,生活过得很和睦。有一年,将近年三十晚的时候,异族统治者侵占了他们的家园,不但抢走了家畜谷物,还要掳劫瑶胞去当奴隶。眼看就有家破人亡的危险,全体瑶胞奋起反抗,浴血奋战了很久。由于寡不敌众,他们采取了战略性退却。妇幼在前、青壮年在后,且战且走,向荒无人烟的深山进发。断后的青壮年,杀退了追兵。开路的老年人,被荆斩棘。—路上又战胜了毒蛇猛兽,终于通过了“暗洞”到“亮洞”,来到了他们目前生活的地方,当他们安营扎寨之后,才想起今年还没有过年,于是就完全按照“除夕”的格式,既庆祝反抗异族侵略的胜利,也庆祝瑶家新生活的开始。后改为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因此叫“夕九”节,相沿至今,每到这一天,广大瑶胞都欢庆“夕九”节。

通城龙窖山上也有几个自然村流传着一种提前过年的习俗,与瑶族“夕九”节一模一样。古塘、朱楼坡沈姓,箭竿山刘姓、胡姓、佘姓,龙源潘姓、周姓等都提前一天过年。忌食狗肉,父母不送出嫁女,新娘傍晚进门,做舂墙屋,住吊脚楼,用大王桶做厕所等等。这些习俗与瑶民基本相同。瑶民虽然已迁走几百年,但躲过兵祸,留下改名换姓的少部分瑶民已将习俗部分传承汉人了。

张昌,西晋义阳、今河南新野人,出身于汉化了的蛮族。武力过人,好论攻战,年轻时曾为河南平氏县吏。

1979年版《辞海》还载有:“西晋太康二年公元303年义阳蛮族张昌起义,为陶侃所败,进入此县(下隽)山中,次年被害”。《湖北通史》介绍,张昌是一个出身蛮族的县吏。因新野王、镇南大将军司马歆“为政严刻,蛮夷并怨”。张昌领导起义,旬月之内,众至三万,“荆、江、涂、扬、豫五州之境,多为昌所据”。南蛮刺史陶侃打败张昌义军,张昌逃至下隽山,次年永兴元年,公元304年秋被俘处死。这个“蛮族张昌”,避险和遇害的地方是下隽县山中,当时的下隽辖崇阳、通城、临湘等地。

1985年版《通城县志》《战事》篇载,张昌战败于清水:晋惠帝太安二年(303)、义阳(今新野县南)人张昌,在安陆石岩山聚众起义。先后夺得荆、江、涂、扬、豫五州,并设牧治事。惠帝派遣镇南将军刘弘讨伐。张昌在竟陵(今天门县)战败,率部分义军逃至下隽。八月,刘弘遣陶侃追击。张昌再败,被杀于本县清水塘。

张昌为何选择逃难下隽,值得推敲,是否因张昌和瑶族先民都属蛮夷之人,有意而入下隽,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因为当时下隽县山地为瑶族先民所居,龙窖山更甚,有待考证。

另据清乾隆《崇阳县志》载:“摩旗峰,西55里,龙窖山支,相传有红花太子结垒山上,被困而死,其墓曰红花坛。”又“摩旗峰故垒,相传巨寇称红花太子,疑即晋太安中草寇张昌之党。按史,张昌以邱沈为主,改姓名为刘尼,其众皆以绛科头,攒之以毛。及败,昌与沈窜下隽山,昌所据为槐头砦,则此垒必邱沈所据,红花太子当是沈子,绛头攒毛,故曰红花也。”

张昌是义军首领,有三万兵力,有“据五州”的力量,被害时他的队伍已经扎根龙窖山一年之久,不可能全部被消灭,其中的许多人成了千家峒的居民。

由此可知,龙窖山千家峒的形成,应在东汉及以前,西晋时期加入了张昌的力量,有200平方公里的深山密林,有三关九锁的幽闭环境,自耕而食,自织而衣,既以耕畲为业,又狩猎捕鱼射雁,生活安定,“六月好过冬无冷”、“一年耕种吃三春”、“姊妹宽游年过年”(《千家峒歌》),不需要“吃过一山又他徙”,长期过着安定的生活,龙窖山成为最理想的家园。

“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夜铁,打把刀子锋锋快,割落老婆九垛菜……”在通城民间,这首关于拍打舞的典型性歌词已流传了数百年。还有“干完活,歇歇火,拍拍打打呀咿子哟。我拍你,你拍我,拍走辛苦就快活。拍拍打打真高兴,叫声伙计涨点劲。涨劲拍得事事顺,今天走个桃花运……”这些朗朗上口的拍打劳动歌。

据了解,拍打舞是鄂南民俗中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由民间男女老少擅长的“拍打游戏”而来,流行于咸宁市通城、崇阳等地。它源自青年男女在劳作憩息之时,互相拍打对方身体的不同部位,逗趣取乐,并伴有风趣的戏谑、科诨,给人以轻松与愉悦。

从《拍打歌舞》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来看,应该属于最原始、最古老的歌舞形式,而且几乎完全是原生态的,与很多少数民族的原始动作性歌舞接近,经有关专家考证,拟与瑶族赶场歌舞有传承关系。

瑶族每逢赶场天,瑶族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当看到中意的小伙子时,就会勇敢地上前突然捏住对方的手,然后,将他身上的腰带抢走。这时,如果小伙子若无其事,说明他不中意对方。姑娘只好托人把腰带还给小伙子。如果小伙子也看中这姑娘,就会尾随姑娘找个僻静的地方热情地交谈。之后,姑娘会精心做一条漂亮的腰带,在下次约会时送给小伙。双方交换了信物之后,就可以将心中的喜事告诉父母了。赶场时,当夜幕降临,男女瑶族青年坐在篝火旁,先相互对歌,然后通宵达旦跳舞,至天明方休散去。

瑶族先民在药姑山上建造了宏伟的垒石文化工程,是独一无二的、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据我们初步测算,药姑山上有垒石梯地5000多亩,垒石屋场186个,垒石墓葬36处25000多座,垒石沟渠20公里长,垒石石级小道40公里长,垒石神台、神庙276座,垒石水井1300多个。这些垒石文化遗存,漫山遍野,一望无际,整齐壮观,堪称奇迹。

瑶族从药姑山“千家峒”南迁后,留下了以“垒石文化”为主流的大量瑶文化遗存。现在药姑山上高山有石屋,山腰有石村,山冲有石寨,山涧有石桥,大量的石墓葬、石神庙、石祭祀台、石井、石雕、石器、垒石梯地、垒石沟渠传承了大量的瑶族非物质和物质文化精髓。其中还包括通城方言和风俗,这些高度浓缩的瑶文化与通城吴楚文化的内涵对接,形成了通城独有的瑶汉文化结晶。

通城瑶学文化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进行瑶族文化田野调查工作。经过数年的调查研究,我们查证了有关涉瑶内容的史志、族谱共12件;找出了药姑山上瑶族的重要地理位置3处和瑶族遗存的垒石遗迹126处;收集了瑶族先民遗留下来的祭祀和生产生活用具268件;整理了流传在药姑山上的方言土语311句、收录了与谣语相关联的重要字词句30多个;采录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51篇,记录了瑶族歌谣236首。现在大量瑶族遗址比较完整地保存在药姑山上,这是瑶族在药姑山活动的最强有力的铁证;另外通城同治县志与通城吴姓《吴氏宗谱》有相衔接的证据链,史志和族谱中详尽记述了汉瑶在南宋理宗宝庆年间发生冲突的经过,从而能充分证明瑶族于宋、元时代在通城的活动依据。我们还发现药姑山上两个特殊的地名,一个叫烂船坡是瑶族先民南迁过洞庭湖造船的地方,一个叫别离埂或别泪埂,证实是瑶民离开“千家峒”时告别的屋场。

这些有力的证据对推动瑶学文化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作用,为更高层次的瑶学文化论证,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我坚信,通城古瑶文化的研究,必将揭开整个鄂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序幕。


在线客服
联系

电话

19007155166

手机号

15872841918

邮箱

744983445@qq.com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