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 族 发 源 圣 地 , 江 南 天 然 药 库
电话:19007155166
当前位置:首页 > 瑶乡发源 > 古瑶遗址

陪国际友人游瑶乡

发布日期:2022-11-13 09:35:24 来源:杨伟民 点击量:353

微信图片_20230323144800_看图王.jpg

大坪乡党委原副书记、向导李玉书(左一)、本文作者杨伟民(右二)、内冲瑶族村村主任胡幼平(右一)陪同比利时浦恩先生参观瑶乡文化馆

2015年10月25日,星期天。一大早,因为要陪我女儿的上司、比利时督威啤酒公司武汉分公司经理浦恩先生游龙窖山(药姑山)、寻访古瑶文化遗址,我在头天晚上联系大坪乡党委原副书记李玉书同志不上的情况下,只好拨动了大坪乡女乡长吴红艳同志的电话,一是要参观内冲瑶族村瑶乡文化馆,需有人开门;二是询问从内冲上白云寺的路车辆能否通行;三是想中午在龙窖山(药姑山)顶峰三仙坦吃斋饭,问是否要先联系、有无电话。吴红艳乡长和我是老同事,正在外地出差,当即热情联系安排,并发来内冲村村主任的电话。正准备联系,李玉书同志打来电话,并主动提出再当向导(此前已多次请他当向导,这次又遇周末,本只想咨询些事、请代为联系,没打算再麻烦全程陪同向导的),我非常感激。


2002年春,—个偶然的机会,李书记听药姑山那边湖南临湘的朋友说起,药姑山是瑶族的发源地,临湘那边已研究好几年了,并得到了上面的认可,现在正在做旅游开发,很有前途。李书记当时还不怎么相信,后来参加编县志,发现清康熙年间《通城县志》里有“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的记载 ,才觉得可能真有其事,遂向乡、县领导汇报并得到高度重视,于是启动资料搜集、考察论证、汇报立项、宣传保护等一系列工作。李玉书同志作为县瑶学会的副会长,具体负责瑶乡的保护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可以说是通城瑶文化的专家和功臣了。有他陪同介绍,我内心当然也是很高兴的。

微信图片_20230323144822_看图王.jpg

浦恩先生和向导李玉书、督威公司员工杨颖芳合影

由于我的熏陶,我在武汉外企上班的女儿也多次在比利时老板面前宣传通城药姑山,说得这老外心里痒痒的。这个周末,浦恩先生特意带领部分有兴趣的员工驱车直奔通城。


在大坪乡与李书记会合后,我们来到内冲瑶族村,村主任胡幼平同志已等在村委会了。我们先是参观了瑶乡文化馆,边听玉书同志、幼平同志的介绍,边看文字资料、图片和实物,对药姑山作为瑶乡发源、江南药库、佛道圣地、红色故土、人间仙境几大特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浦恩等督威员工特别对祭祀盘王的古神台感兴趣,详细询问,我女儿颖芳则充当翻译。指着祭祀神台,李书记介绍:2011年6月,通城遭受史无前例的特大暴雨袭击,到处山洪肆虐,损失无法估量。灾后,内冲村民胡从马在山上大风塝一古老的石砌山溪边,看到一被山洪冲出的规则石块,上面有图案、花纹,感到新鲜,告诉了李书记。李书记亲自上山,扒出来用水一洗,见该石为青石料,长约70公分,宽约40公分,高约30公分,重约200余公斤,四角雕有虎爪图案,特别是四脚刻有清晰的狗头图案。正在研究古瑶文化的李玉书同志知其必为重要文物,找人抬回村委会。后经专家鉴定为千年以前古瑶族人祭拜其祖先盘王的石神台,是非常重要的文物,是古代瑶族人在这里生活过的过硬证据。


接着,一行人徒步参观了内冲村具有瑶族文化特色的民居,看到一户人家老屋屋檐上的狗头图案,纷纷拍照留念。李书记介绍,瑶族以狗为图腾,药姑山一带受瑶族遗风影响,过去这种狗头图案到处可见,可惜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当作“四旧”毀掉了,只有这胡大起家,将屋檐上的狗头雕像用泥巴糊住才得以保留下来,现在成了古瑶文化的重要证据。也因为以狗为图腾,这一带自古传下“狗肉上不得正席”的说法,实际上应该是“狗肉不能上正席”,根本不准吃狗肉。相传3000年前,瑶族祖先是狗变的,怎能将祖先用来做吃食?此地还有一个奇特习俗:每逢吃饭,家中长者必先用碗盛好饭菜,恭敬地请狗先吃(而不是像其他地方将食物随意丟在地下唤狗来吃),之后,人方可动筷吃饭。其实这些都是敬狗的古瑶人留下的习惯。

参观内冲瑶族村后,李书记带我们驱车沿盘山公路来到始建于西周、距今约3000年的佛、道两教圣地白云寺(后改为白云观),稍作停留,继续向大风塝挺进。虽然都是土路,但还算比较好走。李书记介绍,由内冲到白云寺的公路是三年前草创、今年整修的,由白云寺到大风塝的约4公里公路是药姑林场多年前修好运送木材的,上主峰三仙坦的公路则是去年新修的。今年 6月1日、2日,药姑山地区山洪爆发,这几条公路被冲断20余处。一个月前,大坪乡政府筹资几万元,已退休的李玉书同志亲自负责,请大挖掘机全面清理整修,现在才可以基本通车了。目前正在申报立项,争取资金全面拓宽、硬化,便于旅游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23144842_看图王.jpg

千年瑶族石水井

车停在大风塝,只见峰恋起伏、群山环抱中,有一大片阶梯状坡地,这就是瑶族早期聚居地——千家峒。李书记一 一指点九个居民点,都能叫出名字,如数家珍。有的尚存石墙遗迹,有的被灌木野草淹没、完全荒芜了。我们跟随李书记沿山间小路向下寻访,石屋、石寨、石港、石桥、石庙、石墓,保存完好的石梯地, 快要倒光的石院墙······到处都是用石遗迹,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千百年前古瑶民的辛酸和欢乐,其古老的沧桑感令人震撼!下行约50米,来到一块平地处,几条整齐的石砌山墙间,一口古老的水井保存完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水井全部由石块砌成,显得很精致,背后是一个整齐的内空小神台,其间应有古时供奉的神像之类。当地传说,附近人家请客可以到此求神,水井中就会浮出金碗、金筷、金盘、金勺之类,只需用后归还即可。后来有一人不知是遗失还是贪心,未如数归还,从此再也借不出来了。浦恩听得瞪大眼睛:“喔,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再下行约30米,来到一较大平地,靠后是又宽又高的整齐石墙,前面是整齐的石勘,场地尚见几处石墙残迹,其开阔平地的规模在山里实属罕见,可以想见古时的繁荣兴旺景象。李书记告诉我们,这里是个大屋场,是古瑶民最大的聚居点和重大活动的聚会场所。刚才在内冲村看到的古祭祀神台就是在这旁边的石砌山溪边发现的。

微信图片_20230323144835.jpg

本文作者杨伟民和督威公司员工在千年古栗神树下合影 

微信图片_20230323144849_看图王.jpg

千年古栗神树上的天然狗头图案

忽然有人喊:“看,好大一棵树!”众人循声望去,见大屋场靠右边缘处,有一棵起码三人合抱不下的古树傲然屹立,下面约五六米高是干枯的粗大树干,上面却是手臂粗细的新枝,但新枝已极繁茂。李书记说,这就是我们药姑山上的千年古栗神树。相传,古时瑶民把它当作神来敬奉,有重大聚会、祭祀活动都是在这棵神树下进行的。它的神奇之处还有,据老辈人讲,这棵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渐渐枯死,因为附近的山民都知道它是神树,所以即使1958年大办钢铁,附近山上的大树都砍光了,也没有人敢动它(有人曾想砍它,被老辈人制止,说这是神树,动了它会遭灾难的)。到2011年,这里被湖北省民宗委和中国(广西)瑶学会确认为古瑶民生活的千家峒遗址、瑶族的发源地、全世界近400万瑶胞的精神家园,这棵枯死了近百年的古树突然长出新枝,几年时间,长得枝繁叶茂,焕发出勃勃生机。还有,这枯死的树干上长出的节疤也非常有意思,你们看,它象个什么?众人这才仔细辨认起来,有的还举起单反相机把它拉近了看,“狗头”。“对,是狗头。”李书记说,据当地老人讲,这树上的狗头图案从古就有,这也称得上一大奇事,说不定也就是古瑶人把它当神树的原因吧。这2011年重生的千年古树、树上自然长成的狗头图案,还有那地下掩埋千年、2011年重见天日的古祭祀神台,几年考证、2011年确认药姑山为古瑶民生活的早期千家峒遗址······是巧合还是别的什么东西,真说不清。这几年不少瑶学研究专家,特别是一些两广云贵等地瑶民千里迢迢寻根至此,见到这神台神树,都情不自禁倒头就拜,放声大哭:“我的先人呐······”我们听了无不为之动容,浦恩更是听得目瞪口呆,惊异的耸肩摇头:“不可思议,没有办法想象!”

微信图片_20230323144855.jpg

李玉书同志向浦恩先生等介绍古瑶文化遗址

告别古井和神树,已过十一点了,我们又乘车直上药姑山海拔1261米的主峰三仙坦。站在三仙坦峰顶,放眼方圆三百多平方公里的神奇药姑,只见峰峦叠翠,气势非凡,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遥想唐时李氏三姊妹,于虐疾流行、生民涂炭时,冒着生命危险反复亲身试验配制药方,救万民于水火,感动上天王母娘娘,封为司药女神,位列仙班,后人于此建三仙庙以志纪念,这座原名龙窖的大山自此也改名药姑山了。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踏遍万水千山,遍尝百草,独爱药姑山为“江南天然药库”,记述此山1700余种草药,并在此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更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彭德怀、罗荣桓、王震、陈寿昌、傅秋涛、钟期光、江渭清、赵世当等领导的农民自卫军、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唤起劳苦大众,于大山深处建立革命根据地,与土豪劣绅、反动地主武装、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无数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是我党和人民军队革命斗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临其境,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来到主峰三仙坦,进三仙庙,庙祝刘师傅搬椅倒茶,热情接待。听说我们要在此吃斋饭,连忙准备。这是在庙里,是标准的斋饭,除了米饭,桌上全是素菜:豆腐、白菜、干豆角、干竹笋、干苦瓜、魔芋豆腐、胡萝卜叶、白萝卜汤、苕粉砣······而且基本上都是他们自己种的高山蔬菜,绝对无污染,绝对的生态绿色食品,淡雅爽口,深受众人喜爱。我们一道道的介绍给浦恩听,他一样样品尝,不停地用有点生硬的汉语称赞:“啊!好吃,太好吃了!”督威公司的李师傅吃了白萝卜由衷赞叹:“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萝卜。”看见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大萝卜厨房里还有几只,提出要买。刘师傅本不想卖,李师傅说过两天新结的亲家要来家拜访,用这萝卜招待再好不过,求一定帮忙。终于买了三只,眉飞色舞:“武汉哪里能吃得到这样的萝卜,这回请客可有得吹了。”

下山时,浦恩先生对我说:“叔叔,这个地方太神奇了,谢谢您带我们来。我准备明年接爸爸妈妈来中国,一定要带他们来这里看看。”

杨伟民

2015.10.26


在线客服
联系

电话

19007155166

手机号

15872841918

邮箱

744983445@qq.com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