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 族 发 源 圣 地 , 江 南 天 然 药 库
电话:19007155166
当前位置:首页 > 天然药库 > 天然药库

天然药库——药姑山

发布日期:2021-04-05 20:26:50 来源: 点击量:606

座落在长江中下游南岸的药姑山,属幕阜山系支脉,地跨鄂湘两省的通城县、崇阳县、赤壁市、临湘市四县市,约二百多平方公里。药姑山势磅礴,树木葱郁,花草繁茂,风景秀丽。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和中华医药有着不解的渊源关系。

古老的药姑山名就和医药紧密联系。它最初称龙窖山,相传很多年前,从外地来此山结庵居住的李氏三姐妹,喝泉水,食野草,箬叶遮身,故又名箬姑山。后来一种叫打摆子(疟疾)的病在当地流行,李氏三姐妹在山上遍采百药,反复配方,亲口尝试其药性药效,找到一有病治病、无病防灾的药剂,挨家挨户送到当地百姓家中,分文不取,使人们免遭疾病的困扰。百姓对李氏三姐妹感激不尽,把她们视为下凡神仙,在家中设立牌位,天天烧香,顶礼膜拜。三姐妹的善行感动了上天,王母娘娘把她们升天成仙,封为司药女神,专司人间百草,此山就此称药姑山了。现在山上还有李氏三姐妹升天成仙的遗址三仙坛。

药姑山药材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有江南天然药库的美誉。这里的药物种类繁多,计有草本、木本、藤本、真菌等植物1700多种。止血藤、盘龙参、车前草随处可见,青牛胆、金樱子、鱼腥草遍山都是。贵重药材有人参党参太子参,黄柏黄芪与黄连,田七天麻和白术,树舌贝母八角莲,药用动物有蛤蚧、油蛙、蕲蛇等。

药姑山是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采集药物和研究药物学的重要基地。他为编写《本草纲目》,足迹踏遍药姑山,采集了大量的药物标本。他在《本草纲目》里所写难得一把五加,不求金玉满车中的五加,现在还在该山的烂船坡一带俯手皆是。他曾在此研究蕲蛇,写成《蕲蛇传》。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李时珍在此山采药时的趣闻逸事。特别是李时珍在该山遇知音的故事,引人遐思。相传他采药来到该山白云寺药王殿后,看到一白发老僧在一棵银杏树下摘白果,便信口道出一联密陀僧佛手摘白果,老僧一看来者不俗,随对一联金樱子归(闺)身披红花。他顿悟老僧非等闲之辈,拱手道大仙高才,晚辈失礼,老僧致答老朽不才,施主非凡。后老僧请他到禅房歇息,两人聊得十分投机。李时珍说话不离本行橘皮橘核橘络同果功有异,老僧知医懂药苏叶苏梗苏子共根效不同;一个称颂对方大仙慈海念佛普渡众生,功德无量,一个赞誉对方先生深山采药治病救人,万古流芳

也许是近山知药性,当地不仅老僧知医懂药,也出了很多著名的中医郎中。南宋时当地一位叫吴四元的名医,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诗词歌赋无不贯通,医理更是精熟,曾以治愈宋皇后乳疾而被赐封为太公,名声闻于朝廷,逝世后数百年间邑人受其恩惠。乡人至今在山南麓立有一座庙宇,名曰显圣堂,祭祀这位先贤。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湘鄂红军医院的所在地。1932年,红军十六师师长徐彦刚、团长赵琪带领农民赤卫队,在药姑山区同国民党十九师浴血奋战,在该山大港冲、栗树坡建立红军医院,后秘密迁至楠竹沟。那时候,医药设备十分落后,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我红军医务人员利用该山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千方百计抢救了一批批红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群众,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有眼光的企业家看准山上的金刚藤药材,办起了制药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大型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

巍巍药姑,在中华杏林中不断抒写着精彩,创造传奇!(郁林)

 


在线客服
联系

电话

19007155166

手机号

15872841918

邮箱

744983445@qq.com

微信